最近几年,中美关系老是紧绷绷的,贸易战、科技战、军事对峙,感觉美国逮着机会就给中国使绊子。很多人纳闷:美国为什么老盯着中国不放?
要搞清楚这事儿,我们得从一个看似不搭边的新闻说起——美军在叙利亚偷小麦。这事乍一听跟中美关系没什么直接联系,但深挖下去,你会发现它暴露了美国对外政策的老套路,也能侧面解释为什么中国成了美国的“眼中钉”。
一、中美关系怎么就这么僵?过去几十年,中国从一个经济底子薄的国家,硬是靠自己一步步爬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1978年改革开放那会儿,GDP才2000多亿美元,到2022年已经飙到18万亿美元,妥妥的逆袭。
反观美国,虽然还是老大,但心里不踏实了。它的GDP大概是25万亿美元,占全球的比重却从冷战结束时的30%多,掉到了现在的24%左右。中国崛起这速度,美国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展开剩余87%美国这么急,就是怕丢了霸主地位。冷战后,美国独霸全球,经济、军事、科技全是它说了算。可中国这几年不光经济起来了,科技也突飞猛进,像5G、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这些领域,中国企业开始跟美国掰手腕。
华为被美国制裁就是个例子,人家技术牛,美国就怕它威胁自己的科技垄断。再加上“一带一路”让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美国感觉自己老大的位置晃悠了。
美国还有国内的麻烦。政治上,两党为了选票,拿中国当靶子,谁对中国硬谁就显得“爱国”。
经济上,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,好多工厂跑到了中国,搞得美国蓝领工人怨气冲天,政客就顺势把锅甩给中国,说什么“中国抢了我们的饭碗”。这套说辞听着简单,但在美国老百姓那儿挺管用,舆论一炒,政府就更有理由找中国麻烦了。
二、美军为什么在叙利亚偷小麦?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,这地方就成了大国的角斗场。美国2014年以打击ISIS为名,带着联军进了叙利亚,驻扎在东北部——那可是叙利亚的粮仓,盛产小麦和石油。结果,美军在那儿干的事儿,跟反恐没什么大关系,反而跟“偷粮食”脱不了干系。
根据叙利亚官方和一些国际媒体的报道,美军从2018年起就在东北部哈塞克省、代尔祖尔这些地方组织运输小麦。直接派军车,把当地农民刚收的小麦装走,运到伊拉克边境,再卖给黑市中间商。
叙利亚政府统计过,光2020年一年,美军就运走了至少50万吨小麦。叙利亚全国一年小麦产量也就200万吨,这一下就被薅走四分之一,够狠吧。
为什么偷小麦?第一,图利。叙利亚小麦质量好,国际市场上值钱。美军把粮食卖给反政府武装或者库尔德武装,这些人再拿钱买武器,继续跟叙利亚政府对着干,美国就坐收渔利。
第二,搞乱当地。粮食被抢,叙利亚东北部老百姓吃不上饭,市场面包价格翻了好几倍,政府还得背黑锅,美国顺势宣传“叙利亚政府无能”,给自己干预找理由。第三,战略需要。叙利亚挨着中东油田,又是俄罗斯的盟友,美国在这儿卡脖子,既能恶心对手,又能控制资源。
这套路不新鲜。看看伊拉克,美国2003年打进去,石油就成了大头;阿富汗也一样,稀土矿产没少被惦记。叙利亚的小麦不过是美国资源掠夺的老剧本又演了一遍。
三、偷小麦跟中国有什么关系?叙利亚的事儿跟中国表面上看是没什么关系,但往深里挖,这事跟中美博弈的逻辑挂得上钩。
首先,美国在叙利亚的做法暴露了它的对外政策底色:靠制造混乱、抢资源来维持霸权。叙利亚东北部的小麦被运走,当地人挨饿,政府焦头烂额,美国再以“人道主义”为名插手,既赚了钱又赢了舆论。这种玩法靠的是强权,靠的是别人乱了自己稳。可中国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。
中国这些年在国际上推“一带一路”,在中东、非洲投了不少基础设施项目,像修铁路、建港口、搞电站,都是实打实的合作。比如在叙利亚,中国没去抢粮食,反而战后送去了粮食援助和医疗物资,帮着重建。这种“交朋友”的方式,跟美国的“抢地盘”形成了对比。
美国看不惯,因为中国的路子让它的老套路显得不灵了。发展中国家一看,跟中国合作能实实在在过上好日子,跟美国混却可能是打仗抢资源,谁还愿意当美国的马仔?
美国也怕中国的影响力威胁它在中东的控制。中东是全球能源心脏,叙利亚又是关键节点。美国在这儿抢小麦、占油田,摆明了要卡住命脉。可中国通过“一带一路”跟中东国家做生意,还不带政治条件,慢慢就把美国的地盘挤占了。美国急眼了,自然就把中国当成了头号对手。
四、中美矛盾的根在哪儿?第一,价值观不一样。美国信奉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,觉得自己这套是“普世真理”,谁不照着来谁就是异类。中国呢,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,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主导。美国看中国这套不顺眼,觉得威胁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霸权。中国也不服,美国老拿自己的标准指手画脚,凭什么?
第二,地缘政治的博弈。美国习惯了当世界警察,全球到处驻军,700多个军事基地,硬是把地球当自家后院。中国崛起后,开始在亚太、非洲、中东这些地方发力,不是靠枪杆子,而是靠经济合作。美国一看,中国不按它的剧本玩,还玩得挺好,心里能不堵得慌吗?
第三,霸权交接的焦虑。历史上,崛起的大国和老牌霸主总免不了碰一碰。19世纪英国和美国掰手腕那会儿,也是摩擦不断。美国现在就怕中国重演当年它的故事,把它挤下台。所以,不管是贸易制裁还是军事挑衅,美国就是要压住中国的势头。
叙利亚的小麦事件,表面上是美国在中东的又一次“抢劫”,但背后反映的,是它维持霸权的惯用手段:制造混乱、掠夺资源、扶持代理人。这种玩法短期能捞好处,但长远看,却让更多国家对美国离心离德。
反过来,中国这些年靠和平发展,在国际上攒了不少人气。2023年,中国调解了沙特和伊朗的和解,这在美国眼里可是个大招。中东国家开始觉得,跟中国做朋友比跟美国当小弟靠谱多了。美国一看这架势,更得使劲给中国上眼药。
对中国来说,叙利亚这事也是个提醒。美国的霸权思维不会轻易改,未来摩擦肯定少不了。但中国有自己的底气:经济硬实力摆在那儿,国际朋友圈也在扩大。只要坚持自己的路,不跟美国硬碰硬,而是稳扎稳打,美国想使坏也没那么容易得逞。
眼下,中美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。竞争是免不了的,美国不会甘心让出老大位置,中国也不可能停下发展的脚步。但合作的空间也还有,气候变化、全球经济这些大问题,俩国家不搭把手谁也搞不定。
叙利亚的小麦事件告诉我们,美国找中国麻烦,不是什么新鲜事,它的老套路就是这样:谁威胁它配资台官网网站,它就搞谁。可中国不是叙利亚,没那么好欺负。未来这俩大国怎么相处,关键还得看能不能找到共赢的路。吵归吵,别真打起来,世界可经不起这俩巨头的折腾。
发布于:河南省倍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