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海军的决策引起了广泛关注,他们决定按下新型核动力航母建造计划的“暂停键”。与此同时,更多的投入则被转移到了两栖攻击舰的建造上。这一举动标志着美国海军在战略上的重新评估。在中国股票配资门户,福建舰刚刚完成其海试,关于中国第四艘航母的消息在众多军事爱好者中迅速传播,引发了热烈讨论。然而,针对这一发展,许多人开始质疑,中国是否正陷入美国设下的战略陷阱之中呢?
回顾历史,在冷战时期,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通常被迫靠近苏联的海岸线,以维护他们的制海权,如今的局势却迥然不同。当今世界,能够威胁航母安全的远程反舰导弹已达两千公里的射程,更加深刻地改变了海军作战的范式。如果航母贸然接近敌方海岸线,便无异于在自投罗网。去年,多角度分析的五角大楼报告指出,中国的东风-21D反舰导弹射程覆盖了两千公里,航母编队一旦进入这一危险区域,被击中的可能性比以往增加了三倍之多。
展开剩余69%在资金的筹划方面,美国海军显然也需要仔细考虑。一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已超过130亿美元,加之舰载机和长达数十年的维护费用,整体造价可能需要几千亿美元,这足可以覆盖十艘两栖攻击舰的费用。相较之下,两栖攻击舰的排水量在4到5万吨之间,单艘造价仅需30亿美元,每年的维护费用也只占航母的五分之一,这无疑是一个更加经济的选择。
航母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对天空和海洋的控制能力,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,它上的舰载机每日可执行上百架次的飞行任务,其打击范围可以达到数千公里,成为远海作战的重要支柱。而两栖攻击舰的任务则相对不同,旨在将部队直接投送到岸上,配备有直升机、登陆艇及装甲车,能够通过空中与海上协同作战,实施有效的冲滩作战。
在过去,中国海军被称为“黄水海军”,主要活动局限于近海,但如今,中国必须向更广阔的海域迈进,例如在亚丁湾进行护航,保护海外投资。如果没有航母作为支撑,舰队在远海上方将无法获得有效的空中掩护,面临着极大的风险。航母上的舰载机则成为远海作战中的“空中盾牌”,在缺乏陆基飞机支援的情况下,航母是他们最为依赖的武器平台。
福建舰作为新一代航母,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,能够起飞重型舰载机如歼-15T和空警-600预警机,每天可出动数十架次的飞行任务,其覆盖范围更是比辽宁舰扩大了两倍。此外,075型两栖攻击舰目前已有三艘在海军服役,每艘舰能够搭载30架直升机,以及气垫登陆艇和装甲车,其立体登陆能力并不逊色于美国的黄蜂级航母。更有传闻称,076型两栖攻击舰正在研发中,计划配备电磁弹射器,以适应短距起降的歼-35舰载机,届时,该类舰艇的空中支援能力将会有显著的提升。
中美两国在海军建设方面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。美国之所以调整航母计划,主要是因其造价高昂且风险巨大;而中国则是在意识到必须弥补航母短板的背景下采取的行动。双方并没有谁在欺骗谁,而是在各自的现实条件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。这样的战略思考,无疑将对未来的海军构造和战争模式产生深远影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